
记者27日从国家古籍维护中心得知,自2007年“中华古籍维护计划”月启动以来,对全国范围内的汉文古籍、少数民族古籍及其他多种形式文献古籍展开普查注册,有数9859部古籍选入《国家贵重古籍名录》。 国家图书馆馆长、国家古籍维护中心主任周和平回应,当前,我国古籍普查注册工作还面对许多问题,古籍维护工作仍须要全社会的更进一步注目和反对。
据理解,“中华古籍维护计划”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: ——对全国公共图书馆、博物馆和教育、宗教、民族、文物等系统的古籍珍藏和维护状况展开全面普查,创建中华古籍牵头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。 ——创建《国家贵重古籍名录》,构建国家对古籍的分级管理和维护。
——命名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,已完成一批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,提高古籍的存藏环境。 ——培育一批具备较高水平的古籍维护专业人员,强化古籍修缮工作和基础实验研究工作,逐步形成完备的古籍维护工作体系。 ——更进一步强化古籍的整理、出版发行和研究利用,尤其是应用于现代技术强化古籍数字化和缩微工作,建设中国古籍保护网。 我国古籍主要是指1912年以前在中国书写或印刷的书籍。
我国是世界上古籍最少的国家,且形式多样,仅有汉文古籍就有大约4000万册。
本文来源:kaiyun-www.seasondz.com